【Yahoo論壇/林奕萱】我們與惡的距離...精神科醫師「看到的病」

圖片來源:中央社
圖片來源:中央社

作者林奕萱為高雄阮綜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

這齣劇到目前為止,第六集了。

除了應思聰在劇中已經被他的醫師診斷為「思覺失調症」和「錐體外症候群」之外,依據現行台灣絕大部分精神科醫師學習的診斷系統(DSM-5診斷系統),我在劇中看到的、和精神科相關的狀況「可能」還有:

創傷後壓力症:宋喬安、劉昭國、天晴一家人、大芝和大芝爸媽

傷慟反應:大芝和大芝爸媽

酒精成癮障礙症:宋喬安、大芝的爸爸

焦慮(症):大芝、大芝的父母

自戀特質:凱子的媽媽(我猜的,等第七、八集看看)

親子關係問題:天晴和宋喬安

兒童受父母關係緊張所苦的影響:天晴和爸媽

與配偶或親密夥伴之間的緊張關係:劉昭國和宋喬安;某些段落的王赦和美媚

(應該還有一些沒記周全的,有機會再慢慢補全…)

*精神科醫師不能在「沒看到病人、沒有和病人會談過」的情況下做出診斷,所以只能說「可能」*

從我上述列出來的「狀況」,可以發現其實有很多並不是「病」,而是生活中的「困擾」:對自己、對別人、對自己該發揮的能力都造成困擾。這些困擾,影響了生活該有的步調、該有的平靜、該有的美好。這些不是病,不一定需要吃藥、治療,但最起碼需要了解和處理。

因此,來看精神科,不是來「看病」而已,我覺得比較像是來了解「發生什麼事」。一個精神科醫師,在做出診斷之前,必須要看到一些現象、一些病人或個案提到的症狀,或者周邊家屬反映的擔心,合併觀察和彙整之後,甚至還需要搭配一些檢查(例如:劇中的思聰,在確診為思覺失調症之前,也先經過了腦部和身體的檢查)。

「症狀」並不等於「疾病」(雖然某些症狀非常典型,典型到會讓人直接聯想到某些疾病),必須要有足夠多的症狀、病史搜集和觀察,最後才能做出初步結論。

像是目前折磨思聰的幻聽、妄想、錐體外症候群,這些同樣有可能出現在其他疾病身上,而且也有不同的樣貌。像是思聰的病友「美青姐」,她的妄想就屬於「愛戀妄想」(對馬前總統的愛戀想法)。

門診當中最常出現的抱怨:失眠,背後的成因也非常多元,需要靠問診、了解和調整,用藥反而不是最重要的。

診斷系統(或說診斷標準)相對是一個明確的架構,但如果只綁定診斷系統上條列的症狀,而忽略了「人」的本質,就有點可惜了。

看到了「這個人」的本質,才能在改善這些困擾的基礎上,討論「針對這個人」的處理方式(也許是藥物、也許是心理治療、也許是生活方式的改變、也許是對疾病的認識),我想這才是一個精神科醫師的真正價值。

______________

【Yahoo論壇】係網友、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,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,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>>> 投稿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