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重恐致命!台金針菇銷美驗出李斯特菌 4招避免染菌上身

台灣出口的「彰化縣菇類生產合作社」金針菇遭美國FDA驗出李斯特菌污染,恐致腦膜炎、敗血症,WHO報告更顯示死亡率高達2成5。究竟李斯特菌是什麼?哪些食品易受污染?該如何預防?

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在臉書發文指出,台灣外銷美國的金針菇被FDA檢出「李斯特菌」遭回收。農委會農糧署表示,這是第一次台灣農產品在美國被檢驗出李斯特菌,農糧署正在了解中,由於出口時經過合格檢驗,因此不排除到生產場所再抽驗。

根據美國FDA公告,這批被回收的金針菇,來自台灣「彰化縣香菇合作社」(Changhua County Mushrooms Production Cooperative),條碼為UPC 8 51084 00835 8,批號為#3322。對此,農委會農糧署證實有此事,但表示這家廠商過去已出口多次,這是首次被檢出李斯特菌污染,推測是因為國際船期不順而使運輸期過長所導致。

對此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指出,有關金針菇流通狀況,食藥署已趕赴業者現場了解,根據現場業者表示,該批金針菇共有926箱(50入/箱)(200克/入),其中2箱檢疫,其他924箱已全數外銷美國。至於該業者的產品在國內各通路是否有進一步處置?鄭維智表示沒有下架的必要。他也指出,李斯特菌本來就易存在環境中,近年來國內並未傳出大宗因為李斯特菌污染而引發食物中毒的事件,但還是要提醒消費者,購買農產品後還是要先清洗乾淨、煮熟再吃。

李斯特菌是什麼?

李斯特菌是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列管的第四類法定傳染病,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源,廣泛存在自然界,大約每年3~4月感染病例開始上升,5~6月病例數最多。近幾年監測資料顯示,感染者以65歲以上為多,超過5成(57%),其次為45~64歲(佔30%);新生兒個案也累計有4例,均為母子垂直感染,另有9例女性確診病例伴有早產、流產及死產等情形。

暐凱國際檢驗科技公司總監黃乃芸指出,9成5以上的李斯特菌感染來自於食物,除了原料中本來就可能帶菌,製造、運輸、或保存過程中若遭受環境污染,也會讓李斯特菌擴散。

一般健康成人感染李斯特菌的症狀多為上吐下瀉、發燒等腸胃炎反應,不過幼兒、老年人、免疫力較差等族群可能併發腦膜炎、甚至敗血症,孕婦則可能因此流產。美國CDC指出,4大族群的感染率較高:

腎臟病接受透析的人感染風險高50倍

癌症患者和孕婦感染李斯特菌的風險是其他人的10倍

65歲以上的人被感染的機率是4倍

根據WHO的研究報告推估,李斯特菌的致死率可達25.9%,也就是說,每4個遭到感染的人,就可能有1人死亡,尤其李斯特菌耐乾、耐寒、耐低溫、耐酸性。

黃乃芸提醒,李斯特菌一旦進入冷藏鏈系統,在低溫條件之下仍能增殖,台灣就曾在香脆山豬皮、櫻桃鴨捲、滷牛筋等經包裝的即食肉品檢驗出李斯特菌,生魚片也是高風險食品,這些即食品拆封就可吃,並不會經過加熱烹煮,消費者吃下肚就容易被感染。

4要點,避免李斯特菌吃下肚

該怎麼避免李斯特菌上身?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招名威有4大提醒:

1.嬰幼兒、孕婦、高齡者、以及免疫力較差的族群,最好避免生食,並盡量食用經過高溫殺菌的食物。

2.選購食品時,注意販賣場所環境衛生。

3.冷藏食物(包括剩飯、剩菜)要盡快吃完,尤其李斯特菌容易附著在蛋白質上,因此肉、蛋等食物更要注意,食用前也記得要完全加熱。

4.冰箱不要塞太滿,冷藏室溫度維持在2~4℃,並定期清潔,可用濃度75%的酒精擦拭。

延伸閱讀:

美國蘿蔓生菜爆發大腸桿菌汙染,5關鍵避免食物中毒

細菌低溫也繁殖 食物放冰箱不一定安全

剩菜幾天內要吃完?6大原則吃得健康

※本文由《康健雜誌》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,點此查看原始文章